榆城研学记:孩子在做事中学习
深圳市一杰早期教育科学研究院心理研究员 孟晓清
2022年2月19日,我终于来到了向往已久的榆城,开始了计划中的研学生活,希望可以将自己7年学习心理学的经验运用于实践中,在这个教育工作者的理想之城中拥有自己的思考。
我很幸运,赶上了榆城下雪的时间。飘飘洒洒的雪花终于将之前积攒的寒冷宣泄而下,榆城变成了人间仙境一般的地方。
2月21日,榆城开学了,孩子的一日生活伴随着亲手做早餐拉开帷幕,清晨,孩子们制作了自己的早餐—蔬菜蛋饼。这里的孩子是自由不受约束的,他们把生活作为课程,在这样的课程中吸收灵气、慢慢成长。我有时在思考孩子们这样做生活中的事情真的可以成长得很快吗?好在时间告诉了我答案,孩子们不会成长得更快,但会成长的得很好。榆城的孩子勇敢而热情,他们不会因为一点困难而退缩,他们专注做事,遇到困难就一直探索直至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不就是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希望中的理想教育应有的状态吗?
我们也会担心在这样环境中成长的孩子上小学之后文化课会不会被落下?皮亚杰早就给出了答案,他用一系列实验证明,孩子在0-3岁最重要的就是感知觉的发展,他们通过感知运动的手段来认识世界,这个时期的孩子只有动作的智慧,要让他打开眼、耳、鼻、舌、身,真正去探索这个世界,打开自己的心灵。
在0-6岁的年龄阶段中,孩子们的求知欲是无穷的,他们有好多好多关于这个世界的问题需要我们去引导探索发现,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看到了草,才会理解草的真正含义,慢慢就会书写草,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孩子们的文化才是真正的了解和内化,他们可以将表象与文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没有割裂开来,这样的方式才是真正地学习知识、认识世界。
事实证明,在0-6岁阶段中,孩子们拥有非常丰富的表象学习,积累丰富体验的知识,会为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通过调查,从榆城走出去的孩子在生活中有更多的自主性,也会在学习生活中找到自己的兴趣,他们一直保持着无畏的精神与对生活的热爱。
这周孩子们的围圈活动是制作并介绍名字牌。在开学第一天的时候,孩子们在开学典礼上拿到了老师们制作的名字牌,但是在孩子们制作的时候并不局限于此,老师们也没有做出更多的要求,没有限制孩子们的发挥,当孩子拿到纸的时候就开始自由创作了。第一天的时候,他们有很多都在画自己想画的事物,一些小朋友创作了好几幅,还有的小朋友做了立体的,在这次活动结束后,老师们会想是不是材料不够丰富。在第二天的时候,老师们准备了大小不一的纸和颜色更加丰富的画笔(水彩笔、蜡笔……),孩子们就更加不受限制,思维非常活跃。
孩子们参与这样的活动,从中获得的知识技能都不可能用标准的学业成绩测试来评定,这样的活动纳入课程中能更加激发孩子的思维,使他们有选择地观察研究自己的经历和环境,即观察研究那些值得他们关注和花精力的环节,从而促进他们的智力发展。
孩子的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就制作名字牌而言,他们可能要持续半个月,甚至一个月才能制作出来真正正式的名字牌,但是这有什么关系,在他们不断探索的过程,他们体会到了不一样的美好,会获得区别于模式教学的体验,真正掌握了名字牌如何制作,这是经过思考的,而这样的过程为增强重要的智力意向提供了环境,也让孩子和老师们在学校中体验到了实际的生活,有时需要做常规性的工作,有时需要做挑战性的工作,这也会增强孩子内部的自我调节机制,也让老师们体验到职业幸福感和成就感。
在榆城,我感受到了开启孩子们心灵世界的钥匙,愿这样的机构可以在中国遍地开花,让孩子们都可以从容自信地成长!
作者:一杰孟晓清
编辑:一杰沈思敏
审核:一杰李俊杰